油茶前景怎么样?



				
				
1987分撒风
51561 次浏览 2024-06-26 提问
35

最新回答 (6条回答)

2024-06-28 07:37:11 回答

种植良种嫁接油茶前景看好。一、  油茶生产现状我国现有油茶林多为60、70年代种植的实生油茶,虽然面积较大,但产量低下(平均亩产油量在2.5公斤左右),比较效益更低,究其原因,一是品种问题,二是管理过于粗放。近十几年来,林业科研人员已经选育出一批优良的高产无性系及优良农家品种等,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二、  油茶的市场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与橄榄油媲美的茶油,市场售价逐年看涨,2007年茶果采摘时,仅油茶鲜果就达0.84--1.04元/公斤。为促进油茶的发展,国家林业局于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以“林造发〔2006〕274号”文发布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一个树种发展成一个产业,足见其市场前景。油茶是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富含维生素E、脂肪酸和山茶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以上,居各种植物油之冠,有东方油橄榄之称。产品市场用途广,经济效益高。选用良种嫁接油茶苗(高产无性系),第三年挂果,第四年投产。经实地抽样测算,第五年平均每亩产茶油15公斤,第六年后逐步进入丰产期,亩产茶油可达30公斤左右,第8-9年,可以亩产茶油40-50公斤左右。丰产期可达100年。大面积栽培,则依据集约经营的程度,丰产期平均亩产茶油30-60公斤,比对照高600%~1  200%,油酸含量85%~88%,比对照高15%~20%。平均单果质量14~25克,鲜出籽率46%~58%,干籽出油率42%~55%,鲜果含油率7.4%~12.5%。也就是说,油茶高产无性系在丰产期的产油量是普通实生油茶同期的8—10倍,甚至更高。三、  油茶的适栽地区及栽培地段的选择油茶在我国的天然分布是比较广泛的,北界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而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  油茶适宜在年均温15-18℃,绝对低温不超过-10℃  ,≥10℃年积温在4500-5200℃之间;年雨量1000mm左右,生长期在260天左右;春季温暖晴朗,地势开阔的低山下部和丘陵地带,土层深厚的红壤、黄壤上生长。但做为人工栽培,应选择在海拔高500米以下、相对高200米以下、坡度26度以下的阳坡地段。尽管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但以PH值5—6的酸性土壤为最适宜。土层疏松、深厚、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质土壤对油茶生长发育特别有利。在这种土壤上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均高。谷地宽度不足50米的两侧山坡不宜选用。四、种植成本及预期效益投入的多少与作业方式、山场条件等密切相关。种植的当年度投入最大(以缓坡地、杂灌覆盖中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山场为例,单位面积一亩)①全垦翻耕80元;②挖穴50元;③基肥50元;④苗木110株、130元;⑤栽植20元;⑥中耕30元;⑦农药、肥料55元;⑧其它用工等100元;计515元。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的中耕垦抚、农药、肥料等,各175元左右。前四年的投入在1040元左右。现有的、大面积种植的良种油茶林的平均状况,第四年即可有一定的收益,平均亩产茶油10公斤左右,按40元/公斤计算(现在超市里的茶油价格普遍在80元左右/公斤),亩产值可达400元;以后逐年递增,在第8-9时达到稳定的产量,此时亩产油量在40--60公斤,产值1600--2400元。五、发展油茶的注意事项  1、  尽管油茶的天然分布范围很广,但最适栽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人工栽培以这些省(区)为好。  2、  购苗应选择能提供苗木质量检验合格证、检疫证、标签的正规供苗单位。  3、油茶苗以春节后栽植较为适宜。  4、不少读者及网友也问到老油茶林的处理问题,笔者建议:在适当的高度锯断,高嫁换冠成观赏性强的茶花,老油茶林的行间栽上良种嫁接油茶。  5、  油茶为异花授粉树种,因此,在引种时不能低于5个优良无性系;油茶花为虫媒花,地蜂等能有效地帮助油茶授粉,从而提高产量。  6、  油茶一年到头花果不断,营养消耗很大。因此,垦抚、施肥等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7、  所谓的大果油茶,奉劝不要引种,那不是良种,皮(果壳)特别厚、出籽率低,含油率更低。  油茶的投入成本跟当地的土地租金,劳务费,选择的品种,前期的投入等因素有关,油茶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很严格。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酸性土壤。但为了提高油茶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应尽可能选土层较厚、立地条件较好的立地造林,南方坡度太大的山地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油茶。新造油茶林一定要选择无性系良种,目前推广较好的无性系品种有很多如亚林系列、赣林、长林、湘林等。优良无性系造林,加强抚育管理,油茶2-3年即可挂果,5-6年即可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达300斤左右。拓展油茶关联产业。茶油不仅是高档食用油,还是食品、制药、化妆品工业重要的优质材料,广泛用于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因此,可依托丰富的油茶资源进行油茶的综合利用与开发,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油茶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延伸油茶产业链条,积极开发下游产品。积极探索油茶产业化经营方式。在自愿、合法、有偿的前提下,鼓励油茶林向有实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油茶生产大户流转,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通过订立供销合同,使龙头企业与农户、油茶园业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2024-06-28 07:37:11 回答

油茶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种油  有其他油没有的功效  我觉的不错  因为  我家这种油价格  都挺高的  ``特别是在炖鸡鸭的时候  放些这个油  味道更好``我觉得前景不错,值得考虑的哦,楼主。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拉丁文名CamelliaoleiferaAbel.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2024-06-28 07:37:11 回答

投资都有风险。国家政策鼓励油茶种植推广,很多地方还有补贴。现在国内的食用油缺口很大,油茶不与粮食争地,很有发展的潜力。
具体的成本与您的管理水平有关。油茶很好管理,施肥就用农家肥,病虫害少,耐干旱,而且也不用防小偷来偷(茶果不能直接吃)。管理的好的话,丰产期的收益客观。

2024-06-28 07:37:11 回答

油茶前景看好。
比如在湖北某村做过调查:38%的村民对油茶产业的前景充满希望;24%的村民觉得油茶产业没有发展前景;10%的村民认为油茶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挑战;28%的村民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没有表明态度。由此可见,多数村民还是不太看好油茶产业,为促进当地油茶产业更好的发展

2024-06-28 07:37:11 回答

这要看当地的林业部门有没有关于油茶的扶持了。我家自己种了7000多亩。08年上山的。。进年就开始长果了。我们这有补贴前5年的农业成本。。。。产量是看土质。果的种类来看的。我们这好坏也有很大差别。我自己家的是我们本地最高的。一般都在500到800斤每亩。产油是每100斤鲜果5到7斤油。个别品种可以达到10-15斤的油。

2024-06-28 07:37:11 回答

油茶前景还是可观的。
种植时间:应选择在茶苗地上部分生长停止而根系生长活跃时期移栽,一般为深秋(10月中旬~11月)或早春(2月下旬~3月上旬),以秋栽最为适宜。茶树是多年生常绿灌木,属山茶科,虫媒异花授粉植物。油茶籽是其种子,系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茶籽生长期长,从开花、授粉到果实成熟需要12个月,采摘油茶籽时茶花盛开怒放,民间俗称“抱子怀胎”。据《山海经》记载,我国早在2300多年前已开始种植和油用。  
  油茶树喜温暖、阳光,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我国南方湖南、福建、浙江、云南、贵州等山区均有种植。尤其适合荒山、丘陵及闲散土地种植,一般多在坡度25度上下的山坡、微酸性土壤中栽植,  亩栽种70-80棵。油茶树一次栽种,多年受益,从栽种第三年开始挂果,盛果期多达5年以上,采摘期可达十数年。据了解我市在油脂严重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有关部门曾安排栽种了一些油茶树,现在居巢、含山等地丘陵地仍可看到,且长势良好。但由于茶籽销售无路,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由于我国对油茶树生产长期以来基本上采用实生繁殖方式,茶树品种退化严重。上世纪70年代开展油茶树选育以来,全国已选育出湘林一号等多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但离实现油茶生产良种化目标还很远。2001年10月央视国际网报道,湖南杂交油茶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亩产茶油可达35公斤,采用两系杂交法培育的油茶种苗,成长周期可缩短到1-2年,育苗成本比普通嫁接苗降低三分之二。

扩展回答

江苏天美装饰怎么样啊价钱怎么样施工质量怎么样后期服务怎么样

江苏天美建筑装饰发展有限公司,就是梅村新梅广场边上的那个

皮尔萨公司怎么样,皮尔萨水管怎么样

有业主买过皮尔萨的东西不,他的产品怎么样

韩派墙贴怎么样怎么样

如题,大家给些意见吧,我会尽快采纳

索尼电视怎么样价钱怎么样的

听说索尼做的还不错,是真的吗?有什么好的型号介绍吗?这个牌子的电视机有没有人用过的说下,价钱是咋样的?

上点家具怎么样 上点家具怎么样

有买过上点家具产品的朋友吗?大家觉得这个品牌的产品怎么样呢?好不好呢?

小美式家具怎么样,价格怎么样

小美式家具怎么样?价格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60610103607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