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施工工艺流程谁了解?



				
				
就是不高兴
61804 次浏览 2024-06-26 提问
3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8 19:57:23 回答

施工方案主要考虑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施工进度及分批施工的安排,现场工人数目的平衡以及安装措施等要求在技术和工期两方面对招标单位有吸引力,同时又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
然而在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是关系到幕墙安装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在我历年检查建筑装饰奖(幕墙类)过程中,几乎在看到的施工组织设计都十分简单,致于工艺规程类工艺文件更是十分少见。
既有安装次序又有加工尺寸以及检验等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材质要求十分细致,使用,操作工人一目了然,十分科学甚至安装方法都规定十分清楚。而我国大多数幕墙企业都是现场施工,没有工艺文件,这就是这就是差距。在国外设计是公开的而恰恰工艺方法是保密的,可见工艺工作的重要性。
关于施工设计程序
一、认真消化工程设计图纸,并对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核会签。  二、编制施工方案、节点、绘制装配网络图。
三、细化节点内容编写工艺文件(工艺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当然图解工艺规程更好,内容:1、安装次序2、操作方法尺寸工差要求,检验内容,使用的工具、设备及计量器械、名称、牌号、数量、产地、特别要注明材质的要求及交检要求。
四、关键工序,并在工艺文件上加盖关键工序印章,以便引起操作工人注意和重视。
五、工艺文件必须由技术员(设计员)编写、组长(科长)校审、总工程师(技术总监)批准方可生效。
六、工艺文件经签字后即成为施工现场的法律文件,项目部必须坚决执行。
七、关于重要的检验工序,进场后放线检验,安装过程检验。
或最终移交前的检验。贯彻其中的重要的隐蔽工程检验,检验批检验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必须提前检验在工艺文件中要规定的具体清楚。
八、强化硅酮结构胶、密封胶相容性试验,编写打胶记录:时间、操作者、检验打胶的湿度、温度、产品编号、粘接性试验、剥离试验、断裂处是在胶缝还是胶与产品的结合面、蝴蝶记录等。
九、幕墙物理性能试验:每一个工程一个系列都要做足尺寸试验件,得出强度、水密、气密、保温(隔热)、隔声、平面变形、抗冲击、采光性能等八项指标,如有达不到要求改进设计。
门窗五项性能:强度、水密、气密、隔声、隔热。  十、石材检测:
1、按GB5656-2001对石材进行放射性检测;
2、抗弯试验;
3、抗污染试验;
4、支撑构件和石材面板、人造板的挂装强度试验;
5、均匀静态压差检测石材、人造板材挂装系统承载力试验;
6、石材面板抗冻系数试验在寒冷地区不应小于0.8陶板抗冻性按GB/T3810.12的方法进行试验,其中低温环境(-30±2℃)保持2小时后入不低于10℃的清水中融化,2小时为一个循环。  
CHJ花岗石清洗剂(白麻石特殊清洗剂)解决了污染问题。
清洗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水溶剂,不损害花岗岩表面光泽,在常温下即可渗入石材微孔中清除石材中的有色金属氧化物和可溶性盐类、矾类等杂质,清洗后不会在石材内残留色素。  
十一、后置铆栓:拉拔力试验,首先要计算然后试验最少三组以上,很多单位根本没有计算,只有试验这是不允许的。  
十二、所有材料交检报告。  
十三、镀膜玻璃、硅酮胶、必须有十年保证、氟炭喷涂、静电喷涂、粉沫喷涂必须耐寿命报告。  
十四、每个工程都必须向业主提供幕墙使用维护说明书,和必要技术培训,提出技术指导。  
JGJ102-2003规范关于幕墙加工制作的工艺,也是编制施工设计的重要内容

2024-06-28 19:57:23 回答

幕墙施工流程:
一、安装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准备属于工程前期工作,准备工作的好坏、是否充分对工程施工有很大的影响。
(一)了解工程概况。
(二)技术资料准备;
(三)施工用机具准备
(四)材料准备
(五)临时设施
二、幕墙立柱的测量放线
立柱定位放线依据幕墙施工图纸确定,误差处理方案确定后进行。立柱定位放线是幕墙安装关键性的一步,其误差大小直接影响后期各工序的安装质量,立柱定位放线要求考虑的问题很全面,包括各转角、节点处的尺寸处理,要考虑玻璃的规格、封口的方向,立柱的安装方向等问题。
(一)放线用主要工具:
铁线电焊条及固定支点用的角铁、废钢筋、模板、经纬仪。
(二)工艺流程:
水平分割→复查水平分割的误差→吊垂直线→检查垂直度→固定垂直线→检查所有放线的准确性→重点清查转角,变面位置的放线情况。
(三)放线操作方法:
1、熟悉图纸的过程是对整个工程的了解,弄清整个位置的主导尺寸,收口位置的尺寸、转角、收口的处理方式。
2、在现场找准开线的位置,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对照图纸将转角位、轴线位、变高截面位的位置一一对照,以保证放线时准确无误。
3、选择好关键层,将关键层清理干净,防止杂物对开线的影响,在关键层找出关键点并加固此点,并对此点用水准仪抄平,以便按需要找出水平线。
4、根据幕墙施工需要,单纯在关键层打水平还不足以确定竖梁的定位,为了保证竖梁安装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在放线时还需要寻找一个辅助层打水平,以保证两点形成一根定位线,辅助层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随楼层的层高而定,层数越多辅助层就越多。
5、确定了关键层、辅助层,在关键层上寻找竖梁放线的定位点。定位点一般在变接口处、转角处,在平面幕墙较长时可以是在平面中间,但此时必须调整位置,保证线、面空间的统一。关键点不低于两个,随着各立面变化的复杂程度和整个施工方案和设计形式而决定关键点的多少。
6、找出所有的定位点,对定位点调整固定,对定位点的调整固定要求:
(1)  定位点误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2)  固定点所用材料应采用塑性较小的材料。
(3)  固定必须牢固、稳定。
7、复核水平度。从定位点拉水平线,水平线用20#铁线拉直用花篮螺栓紧仔拉紧,铁线一定要拉紧,有时可采用多个花篮紧仔拉紧的办法。在拉水平线之前要求对水平度进行复核,误差一定要小于1mm。
8、在水平线拉好后,防止出现误差,要求对拉好的水平线进行水平度复核,复核时一定要将铁线调至水平状态,必要时要在中间加辅助支点,以避免铁线下挠。
9、进行水平分割:水平线拉好调整后,进行水平分割,进行水平分割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查看图纸分格;
(2)  明确分格线与定位轴线的关系;
(3)  准备工具,同时对卷尺等测量仪器进行调校;
(4)  确定分割起点的定位轴线。整个准备工作做好后着手水平分割,一般三人同时进行,一人主尺,一人复尺,一个定位。每次分割后者要进行复检。
10、对水平线分割的准确性的检查,在每次水平分割线分割完毕后都要求对此进行复查,方法有两种:
(1)  按原来的分割方法进行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2)  按相反方向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11、水平分割确定后,我们就需要根据水平分割吊垂直线,吊线时应注意:
(1)  固定好吊线支座;
(2)  每根线都在分割点上;
(3)  分割点必须准确无误;
(4)  吊线时必须先查看是否有排栅或其它东西挡住;
(5)  所吊垂线代表一根竖梁的安装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对水平分割与所吊垂线必须完全吻合;
(6)  在风力>4级时不宜吊垂线;
(7)  吊线时,吊垂的重量根据情况可用重法码的办法来减少风力的影响;
(8)  高层采用经纬仪配合吊线。吊垂线是一根一根的吊,同时用经纬仪进行辅助工作,如无外排栅的工程其垂直放线尽量使用经纬仪控制。
12、检查垂直度有:
(1)  经纬仪检查法:经纬仪检查是用经纬仪作为垂直验证,从所吊垂线中选择几个垂线用经纬仪进行复检,检查出误差要记录并寻找原因进行调整,这是一种最准确的办法。
(2)  水平辅助层定位点重合复检法:通过查看辅助层分割点与定位层分割点是否准确。
(3)  自由复检法:任意选择一层作为检查层或选择一边区域进行复检,具体做法参照1)和2)两条,得出误差数据后进行分析、记录、处理。这是由于有时赶工,时间紧的情况下的应急办法,一般情况下不采取。
13、固定垂直线,为了防止受外力的影响在调整好的垂直线要进行固定:固定时固定稳、准,同时避免外界冲力对其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对所放线的保护,有条件的固定完毕的垂直线用经纬仪重新校正。
14、至上道操作为止,放线部分的工作基本完全,随后将进入安装阶段,为保证安装阶段准确无误,对所放的线要进行全面验收复查;对不同区域进行互查,以保证不出错;保证其准确性是检查的重点,特别是转角位置的放线情况,由于转角位置玻璃分格与竖梁分格位不在同一位置故放线时要注意换算同时要反复查对以防搞错。
(四)  操作注意事项:
1、熟悉图纸弄清设计意图。
2、熟练各种操作的过程、顺序。
3、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4、转角位置的开线一定要准确无误。
5、误差控制在放线阶段

2024-06-28 19:57:23 回答

幕墙施工工艺流程:
 水平分割→复查水平分割的误差→吊垂直线→检查垂直度→固定垂直线→检查所有放线的准确性→重点清查转角,变面位置的放线情况。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11358928680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