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全手工半手工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dream959595
68009 次浏览 2024-06-26 提问
141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28 10:48:13 回答

紫砂壶从成型角度来看,主要分为四类:全手工,半手工(模具壶),灌浆壶,手拉胚。
1、手拉胚  什么是手拉胚?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机器带动一个转盘,再通过艺人的技术将泥巴拉出壶型。我言语表达能力有限,您知道大概就行了。看过《人鬼情未了》或者周星驰和张漫玉《家有喜事》的朋友,是否还记得里面那个玩泥巴的游戏,就很类似于做手拉胚的啦。  2、机器壶  有不少朋友提到“机器壶”,我刚开始以为大家心目中的机器壶指的就是手拉壶,但后来我才理解过来,原来朋友们所说的“机器壶”是利用滚压机来做壶,但我认为,紫砂杯可以用机器滚压成型,事实上多数的紫砂杯都是机器滚压成型,生产量极大,而紫砂壶造型复杂,难得滚压成型,我还真没见过,我更不知道“机器壶”这个概念是哪个牛叉的人创造出来的。3、灌浆壶  近来发现多数的壶友对模具壶和灌浆壶概念是模糊的,甚至很多人眼里的模具壶就是在一个现成的石膏模具里面,加一团泥巴进去,挤一挤,压一压,一个“紫砂壶”就成型了。呵呵。其实这种理解倒是有点像灌浆壶。  那就先简单说说灌浆壶。灌浆,灌浆,顾名思义,把泥巴浆灌到模具里面,泥巴干了,可成壶,成杯,成雕塑,成花盆,成酒瓶等等,适宜大批量生产,成品率极高,若用心修胚,每把壶都能做的非常完美,但工艺价值极低。具体做法网上很多,有兴趣搜一下,我就不多讲。  4、为什么模具壶也叫半手工壶?  为什么模具壶也叫半手工?到底和全手工有何区别?这是多数壶友玩壶很久,但依然稀里糊涂的概念。因为大家离丁山比较远,身边看不到谁做壶,只能道听途说,凭空想象,所以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一下思路,你就明白大致什么意思了。  首先,你把壶的各个部分单独看待,一把紫砂壶主要的部分就是:身桶,壶嘴(或者壶流),壶盖,壶把,滴子(或者壶纽)。当然,壶底,足,颈部,壶身的装饰也有不同做法。  所谓全手工壶呢,就是壶的各个部分全部分别用“全手工”做出,再靠艺人的经验和审美能力来把它们分别整形,规范化,最后再全手工“拼凑”到一起成壶。  而所谓模具壶呢,就是把壶的各个部分分别先用“全手工”做出雏形,然后把它们放入“各自”的模具里面整形,规范化,最后再全手工“拼凑”到一起成壶。

2024-06-28 10:48:13 回答

1、看内壁纹理。这个是鉴别全工最好的方法。全手的壶都是通过拍打泥片后直接通过拍打成型的,“受伤”的基本都是外壁,内壁基本上不受拍打的影响,其成型前的拍打纹理可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了。而半手的基本上不会有,多是刮过的痕迹。
  2、接头。这个是我最不愿讲的,因为这个技术性是最低的,也最容易做假的,假的真能以假乱真。而且真正的全手工,稍微用心点,接头也可修掉的。所以这点在我看来基本不作为鉴别全手的方法。
  3、看外型。我想这一点是很多人都没有人提起的。外型是给我们的第一印像。有人会说啦,外型无外乎是石瓢、西施、仿古、容天、掇球、潘壶等形状呗。我所说的外型不是这些具体的壶型,而是要从壶型中看出是不是全手工,这也算是一门学问吧。说到这里,很多稍微专业一点的应该想到了吧。全手工的原理最最基本的身筒是全手工拍打成型的。所以壶身筒必定有其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不对称性。
  4、  看内章。内章的看法根据壶型的不同,印章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无论圆型还是方型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印章都是泥片平铺着的时候盖上去的。看帖子里也有另外刻字在内壁的,当然这也是证明全手的一种方法,做全手壶的人用心可谓良苦呀。通常情况下,圆型的壶的内壁章一般都是有变化的。

2024-06-28 10:48:13 回答

紫砂壶的全手工制作跟半手工制作的本质区别就是多了一副模型。其余的制壶工具都是一样的。
紫砂壶在做壶身(内行称砌身筒)的时候是靠手拍打出来的,全手工壶是直接拍打到最后的形态,而半手工壶拍打出来的壶身有些欠缺,需要通过模型矫正。
全手工与半手工都是成型方式。关键还是看最后的成品。一般来说,全手工的紫砂壶价位都比较高,因为作者其本身的水平要高于做半手工壶者。如果是买壶泡茶的话,半手工的足够了。

2024-06-28 10:48:13 回答

全手工:是使用工具而不使用模具来制作一把壶。因此全手工制作难度相对较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全手工由于没有用到模具,因此,每一个块面或者部位相连接都是用脂泥粘起来的,就算艺人在连接的时候将痕迹刮得再干净,但是泡过几壶茶后便可看出,毕竟脂泥的颜色和壶身的颜色会略有差别。而有人说起的在壶内壁上盖章来区别全手工和半手工,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半手工也可以进行盖章的。接缝也是一样,要是有艺人真的想把半手工做出全手工的模样,仿接缝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想说的是,全手工和半手工的争议,其一,不需要围绕在模具、工具上打圈,归根结底,模具也是一种工具,古时制作筋囊器型时就是依靠模子进行塑形的;其二,具体要看什么壶型,有的壶型半手工做出来比全手工更有气韵;其三,全手工壶远远比大家想象的难做,不到火候的艺师做出来的全手工壶的力度等等远没有半手工做出来的强,而且在型制规整方面还不到位,哪怕当今国家级工艺师、高工等也不会说做一把全手工壶就是成品,很多时候做出来以后还得重新推敲琢磨;其四,原来紫砂一厂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传统手法打出身筒后,为了使壶型更加标准,还借助模具准型。一把壶的价值,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型是否做的规整、比例是否和谐、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如果是光货,壶面是否光整无暇;如果是筋囊器,那线条是否清爽利落,块面是否均匀,曲线是否自然;如果是花货,那么上面的花草树木是否自然如天成,无一点矫饰。只要这些要求都达到了,半手工和全手工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201011180877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