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防水附加层做法哪位朋友清楚?



				
				
我是娜弟
79668 次浏览 2024-06-27 提问
87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9 01:05:52 回答

方法;
构造做法:
1、结构顶板
           地下室顶板应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6    级。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地下室顶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2、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
           完成各种出板面的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
3、找平层/找坡层
           应直接采用结构找坡,找坡不小于1%。
           当结构找坡有困难时,可采用找坡层进行找坡。找坡层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慎用陶粒、膨胀珍珠岩等轻骨料混凝土。
           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    的圆角。
4、聚氨酯防水层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2mm    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
           出板面墙根部、出板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阳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阳角开始上反/下延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    mm。
5、闭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24    小时闭水试验。板面最高处蓄水深度30~50mm。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
6、防水保护层
           闭水试验合格后施工40mm    厚C20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φ6@200    单层双向钢筋网。
           施工防水保护层时须对防水层做好保护,不得破坏防水层。
7、卷材防水层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4mm    厚的防水卷材。
           高出板面墙根部、出板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阳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阳角开始上反/下延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    mm。
           防水层上反高度不低于种植土完成面300mm。
8、刚性保护层
           施工刚性保护层时须做好防水层的保护,不得破坏防水层。
           当地下室顶板上部无覆土时,刚性保护层为40mm    厚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保护层内按不大于4m×4m    分格设缝(钢筋在缝内断开),缝宽10,缝内嵌填密封膏;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20    mm,嵌填密封胶;
           当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刚性保护层为40mm    厚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    单层双向钢筋网。刚性保护层不设分格缝,如四周有墙,则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20    mm,嵌填密封胶。
9、滤水层
           当地下室顶板上部无覆土时,不设滤水层,可直接在刚性保护层上做饰面层。
           当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需设滤水层,滤水层按以下做法施工:
 a、采用60    厚粒径10~30    石子滤水层,石子应优先采用卵石,石子上部铺设无纺布隔离,四周上翻100    高,并用粘贴剂粘结。
 b、当采用成品塑料排水板时,注意不要让泥土、水泥、沙等垃圾进入排水板的正面空间,确保排水板的空间畅通。且铺设时尽可能做好保护措施,应及时尽快做好回填土工作,防止大风吹乱排水板影响铺设质量。
10、种植土
           种植土的厚度须满足上部苗木种植物所需土层厚度。

2024-06-29 01:05:52 回答

工艺流程
浇筑混凝土——对拉螺杆处理——缺陷修补——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室外回填土
构造做法
1,浇筑混凝土
地下室外墙模板必须采用一次性止水螺杆紧固。
地下室外墙按要求留置施工缝、后浇带。施工缝或后浇带处须用钢板网临时封堵,并按规定设置止水带。
模板留出清扫口,合模前对墙体内垃圾及时清理。
严控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供应要及时,不得出现施工冷缝。
拆模后应注意覆盖、及时养护。外墙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应带模7d),养护时间不少于14  天。
养护结束后,及时割除一次性止水螺杆,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将螺杆端头封闭。
2,对拉螺杆处理
按后续“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执行。
3,缺陷修补
防水层施工前应对混凝土外墙缺陷认真修补,确保基层满足防水层施工要求。
对一般缺陷和裂缝宽度小于0.2mm  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气孔和一般缺陷,先用混凝土修补胶填充补平,待干燥后打磨平整。
当裂缝宽度超过0.2mm  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开槽埋管,采用压力灌浆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压力灌浆应由专业公司施工,同时在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相关单位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施工前,应对外墙基层打磨平整,对缺陷修补完成,螺杆凹槽已处理平整。
在外墙施工缝、后浇带、底板与外墙转接处、螺杆等位置按要求施工防水附加层。
5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施工不小于2mm  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4mm  厚卷材防水层。
6防水保护层
施工30  厚聚苯板防水保护层。
当地下室水位较高,同时验收允许时,可采用砌120  厚的非粘土砖墙做防水保护层。
7室外回填土
回填土时应注意保护好防水保护层,不得对防水保护层造成损坏。
回填土土质必须符合回填需要,不得将建筑垃圾作为回填土使用。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密实度≥93%。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2024-06-29 01:05:52 回答

(1)外防外贴法施工
外防外贴防水法,即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施工方法。其优点是随时间的推移,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将会逐渐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内潮湿,但当基坑采取大开挖和板桩支护时,则需采取措施,以解决水平支撑部位影响防水层施工的问题。
(2)外防内贴法施工
外防内贴法是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这是在施工环境条件受到限制,难以实施外防外贴法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
(3)离壁式衬砌防水施工
该方案除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墙体及其内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外,为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再在主墙内侧增设1道离壁式内墙。在做基础时从外墙做,用卷型防水材料,室内再做卷型防水防潮,必要时要可以采用刚柔防水方案,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架空、夹壁墙等多道设防方案。地下室防水无工作面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有条件可以转为外防外贴法施工。品牌有世纪洪雨,德高等
我这有5种方法: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防水、涂料防水、防水板材防水、膨润土防水材料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119203567504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