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红木家具都有哪些特点?



				
				
萌萌萌萌瓜
13826 次浏览 2024-06-27 提问
3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9 23:08:32 回答

民国时期红木家具的风格特点如下:    1、用料粗大充裕,广式家具的腿足、立柱等主要构件,不论弯曲度有多大,一般不同拼接作法,而习惯用一块木料挖成。通常所见广式家具,或紫檀、或酸枝,皆为清一色的同一木质。绝不掺杂其他木材。    2、装饰花纹雕刻深浅,刀法圆熟,磨工精细。它的雕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建筑雕刻的影响,雕刻花纹隆起较高,个别部位近似圆雕。加上磨工精细,使花纹表面莹滑如玉,丝毫不露刀凿痕迹。    3、广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和纹饰,受西方文化艺术影响。以西洋花纹居多。这种西洋花纹,亦称“西蕃莲”。通常以一朵或几朵花为中心,向四外伸展,且大都上下左右对称。如果装饰在圆形器物上,其枝叶多作循环式,各面纹饰衔接巧妙,很难分辨它们的首尾。

2024-06-29 23:08:32 回答

民国时期的家具制式品种非常繁多,这也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交通、经济、科技及人文条件分不开的。此时的家具以红酸枝(红木)、花梨(草花梨,江南也称香红木)为主要原材料,多以生漆覆之。它的优点是:经济实用,稳重大气,雕工讲究,用料实在,品种繁多,可选择性较强。缺点是过于做作,舍简求繁,讲究了视觉的冲击力,忽略了家具的实用舒适性。
  在这一时期的家具制式中可分为:苏作红木、广作红木、漳州老工红木、海派红木、甬作红木、京作红木。
  苏作红木
  是以苏州、无锡、常熟、南通、杭州、南京等为中心的广大江南地区流行和制做的红木家具。其特点是:造型多样,雕刻图案文化气息较浓,制作精致,打磨到位,基本全部擦生漆。主要经典代表品种有博古架、鳄鱼脚大灵芝成堂方台、太师椅、茶几,还有造型较秀美的香几、花架、古朴大气的罗汉床、小巧玲珑的盆景架、雕刻奢华的架子床,等等。
  广作红木
  是以广东为中心制作加工的红木家具。因其强制开放通商较早,故原材料的涌入比较方便。在文化元素上,又过早的接触西方文化,所以广作红木家具从造型、雕刻图案到家具的高矮,都有挥之不去的西洋符号。用料方面非常奢侈,造型大气,甚至底板,后被,拖枨均为红木。其代表为:8件套、12件套的成堂嵌理石的春秋椅、客厅椅;竹节挂屏;雕刻生动造型夸张的罗汉床;雕工烦琐的花架;镶嵌螺钿的成堂系列等等。广作家具的最明显特征是不用生漆,“素面朝天”。
  漳州老工红木
  以前的资料书和藏友们都很少提起这一品种红木家具。它是福建、漳州、厦门、泉州及莆田一带的地方工艺。此种家具雕工极为生动形象,讲究的是细微处的雕工刀法,打磨一流,人们很容易把它归为苏作红木。它大多也不用生漆。
  海派红木
  这一叫法其实才不过数年。以前人们把海派红木都划归于苏作。其实他们从造型上还是有点区别的。上海自形成城市到现在一直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各种文化在此融会、共存。体现在家具上,更是琳琅满目。比如海派、日式、欧式、红木家具和中国传统制式家具相互影响,形成了上海特色的海派家具。比较有代表的是:灯笼脚的椅子、床;爪佛堂柜;五斗橱;梳妆台;写字台等使用性较强的红木家具。它们和苏作红木的共同点是都用生漆。
  甬作红木
  其实这一类家具很好区分。这类家具造型闺秀,其中不乏宁波“红妆”家具制式,如千工床、钱柜、花架、秀椅、梳妆台等,追求工手雕工的细腻生动,间有镶嵌牙、骨。甬作家具也是基本擦生漆。
  京作红木
  有朋友一定很奇怪,为何我把京作红木放到最后来讲呢?其实很简单。京作红木是苏、广、漳、海、甬的综合体,它有广作的用料奢侈、造型大气,有苏作的讲究工手和结构,有漳州老工的雕工,有用甬作的玲珑,还增添了京城特有的法郎镶嵌和铜饰件镏金、刷金手法。这和当时康乾盛世京城皇家造办处大量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是分不开的。这些能工巧匠有的在京城娶妻生子落户,有的教了很多京城当地学徒。这样的纯手工技能,虽不能大富但温饱足以解决,至晚清民国这些各流派的手工业者,已经不是皇家造办处所独用,而是为更多的商贾、新贵和达官所服务,这就出现了综合体的京作红木家具。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望采纳。

2024-06-29 23:08:32 回答

民国时期红木家具特点:
       红木家具都可以分为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明式家具以简约淳朴为主,多以曲线来装饰。清式家具,奢华,雕刻多,给人恢弘大气的感觉。    红木家具根据地方特色来划分的话,主要可以分为广式家具、苏式家具、京式家具。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317111015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