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与紫泥壶的区别是什么?



				
				
小马摩羯
30467 次浏览 2024-06-25 提问
8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7 06:22:42 回答

紫砂泥料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红泥、紫泥、绿泥三大类,在大类中又包含有很多小类。锻泥又叫段泥,是紫泥和绿泥的共生矿,现在也有人工将紫泥绿泥放在一起炼制,也可以得到段泥。段泥的颜色从黄色到青色都有。紫泥呈紫棕色,是较常见的典型紫砂泥,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又分为原矿紫泥、清水泥、底槽清。

2024-06-27 06:22:42 回答

紫泥壶与紫砂壶的区别  
 
从泥质的结构中分析紫泥壶的土质与建筑工程所称的红砖的土质可以说是完全一样,除了铅、硅、钙、石英为基本组成外,最大的特色是含铁量极高,(这一点与紫砂相类似,参看拙贴《闲话紫砂》)大约可达14%-18%,这也是朱泥壶会成为红色的主要成因。一般陶土如果含铁量4%左右,呈青灰色;7%左右,呈淡灰色;10%左右,呈土黄色;13%左右则成棕色或咖啡色。朱泥的蕴藏几乎遍布各地,这也是红砖成为最普遍的建材的原因。所以把红砖土淘洗筛选至100--160目便可得到最基本的朱泥了。  
 
宜兴制壶艺人在得到最基本的紫泥后,再按一定比例加入石黄,调配炼制成做壶原料。石黄,在宜兴当地称小红泥,是从嫩泥中选出的。宜兴嫩泥矿主要分布在川埠砂山西北、伏牛山、香山等地,矿床接近地表,非常适宜开采。石黄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朱泥的可塑性,使朱泥在加工拍制时延展性加强,泥片弯曲时不易断裂。所以很多朱泥老壶十分精巧细薄,泥片厚度大都在1mm--1.5mm之间,而未见紫砂有此表现。  
 
所以从泥质的结构中分析,紫泥与紫砂中的红泥有着严格的区别。  
 
从成品分析,紫泥壶的结晶度比紫砂红泥高出许多,烧成收缩率也比紫砂红泥高出80%以上(朱泥18--27%,紫砂红泥10--13%)由于收缩率大,使朱泥壶在烧成后壶体表面产生出或多或少的皱折,这些皱折在经久使用后,又只能看到而手却感觉不到,所以在玩壶高手中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这一点在各个博物馆及壶友手中的紫泥老壶上均可印证。  
 
由于泥性的不同,在预热烘干、高温、冷却这一烧制过程中,紫泥和紫砂红泥在任何一阶段中的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首先,烧制温度不同,朱泥1000--1040度,紫砂红泥1100--1200度;其次,预热烘干时间必须比紫砂红泥长,因为紫泥的密度高、气孔小水分不易散发,只能用时间克服这个问题;甚至在高温带,时间也要拉长并缓慢升温,因为紫泥在烧成结晶过程中比较活跃,特别在最高温时特别剧烈,这是高结晶度泥质的特性;第三,紫泥的冷却过程也必须十分缓慢,否则极易炸裂。紫泥壶从泥料制作到烧制成型,成品率大约只有60%左右,这就是连许多制壶名家及成型老手也不愿多做朱泥壶的原因。这样的情形就为许多造假者提供了空间,估计是面上95%的紫泥壶都是以紫砂红泥冒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样多的商家众口一词的讲:“紫泥就是紫砂红泥”的原因

2024-06-27 06:22:42 回答

您好,泥壶和紫砂壶区别基本很大!
  首先两种材质完全不同,泥壶属陶器、紫砂属炻器;陶器的特点质地教疏松,吸水性强,紫砂则透气不透水;泥壶的外表更加粗犷,紫砂壶要细腻很多但是有砂质的感觉,摸上去很舒服;泥壶的工艺远不及紫砂,紫砂壶在密封性上更好,给人的感觉更舒适美观。
  总之这两者很好区分,希望以上解答能帮到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78268909454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