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鱼孵化技术有哪些?



				
				
Nuannuan暖
83697 次浏览 2024-06-25 提问
110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27 12:32:45 回答

鱼产卵后,将带有鱼卵的草提出来,放入准备好的盆或池内孵化,水深大约30厘米,放水草时用石子做坠,使草悬浮在离水面约5厘米的深度,用手轻轻把成捆的水草展开,避免因水草没散开,光照不好出苗不齐。水温在17"18℃时,约一周孵出小鱼,水温20"22℃时,约3"4天孵化,水温25℃左右时,约48小时即可孵化出鱼。  金鱼在孵化过程中,如遇气温突然变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水温降到10℃左右时,鱼卵容易死亡,导致孵化失败。在孵化期内,为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和水的清洁,每天要坚持用布把水面的脏物拉出来,这就是行话中说的“打皮子”。孵化过程中还应细心观察鱼卵的变化,正常的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分裂活动,而逐渐膨胀,在孵出鱼之前如详细观察,能看到鱼卵上有两颗极小的黑点,这就是“眼点”,说明鱼苗不久就会破膜而出,孵化过程中不能换水,水温水质的变化会影响鱼卵的正常发育。  受了精的卵细胞,其卵膜很快吸水膨胀,卵变成淡黄色稍微透明则进入金鱼的胚胎发育阶段。如果卵细胞变得不透明进而逐渐发白,这是因未受精的缘故,此卵细胞将不能孵化。
一、影响孵化的因素
受精卵孵化时间的长短和出苗率的高低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水温的影响最显着。金鱼的孵化温度要求在18~30℃范围内,最佳温度是20~22℃,在此温度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4天的孵化就可以脱膜。水温高发育快,水温低发育慢,胚胎发育过快和过慢均是不利的,容易产生较多的畸形残缺鱼,也会降低成活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遇有温度的突然剧变,则会严重影响金鱼的胚胎发育,将会出现大量死亡。
除适宜的水温外,高溶氧量和适宜的PH值也是胚胎的发育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
二、孵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受精卵采收后应在1-2小时内转移到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并要控制温差小于2℃;  
要保证孵化池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无敌害生物;  
孵化过程中不要随意翻动鱼巢并保证鱼巢和受精卵浸没在水中;  
待仔鱼的卵黄囊消失后,鱼苗全部能自主沉浮平游(称为“离巢”)后1-2天后取出鱼巢;  
孵化过程中不能换水,也不应搅动水体,以免影响胚胎的发育,造成鱼苗发育畸形或死亡。

2024-06-27 12:32:45 回答

将孵化容器消毒、洗净,注入孵化用水。孵化用水最好用无污染无敌害
   的江河水、井水、自来水等,其中以存放2天以上的自来水最好。待水温与
   产卵水温相近时放入消过毒的鱼巢。一般水深25——30厘米,每平方米放鱼
   巢6——8个;若孵出的仔鱼至幼鱼前的一阶段要在该容器内培育,放鱼巢密
   度要降低至3——5个。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水温关系密切,在水温18℃时需
   要5——7天,在水温22℃时需3——4天,水温25℃时,需2——3天。据
   笔者实践,水温控制在最佳范围18——24℃内,孵化时间控制在3——4天,
   畸形率低于5%,孵化率高达90%以上,孵出的仔鱼体质最佳,且优质鱼数
   量最多。
     孵化时首先要注意及时清除鱼巢上乳白色的未受精卵,以防污染水质。
   其次,注意水温的急剧变化,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注意定时换水,保证水质
   清新,有条件的可用增氧泵增氧。

2024-06-27 12:32:45 回答

锦鲤鱼孵化技术:孵化要注意温度和光照、不需要增氧,水温一般保持在22度左右最好,光照时间要12小时以上出鱼会很好,两天换次水不要全部换每次换一半注意水温变化不要太大。如遇阴天可以用白炽灯放到水面增加光照和保持温度一般五天就出鱼。

2024-06-27 12:32:45 回答

一、自然繁殖  
    
  选定优良亲鱼是搞好锦鲤繁殖的关键。采用自然繁殖,首先要选择合乎标准的亲鱼。在北方,前留作种鱼的锦鲤,在室内渡过冬季后,于3月中下旬移至室  外鱼池中饲养。此时,应进一步精选  亲鱼,以获得优良的后代。
    
  (一)亲鱼的选择  作为繁殖用的亲鱼,一般要具有以下:体质健壮、色泽鲜亮晶莹、吕系纯正、品种特征明显、色斑边际清晰鲜明,无虚边、无疵斑、鳞片光润整齐、游姿稳健及各鳍完整无缺陷。
    
  (二)雌雄鱼的鉴别方法  锦鲤到成熟年龄,雌鱼和雄鱼形态就有了差别。一般来说,雌鱼身体短粗而丰满,腹部膨大,越接近临产时腹部膨大越明显,头部稍窒息窄并较长;雄鱼的体形较瘦长,且部宽而短,额部稍突起。雌鱼的胸鳍端部呈圆形;而雄鱼的胸鲤端部略尖,在生殖季节  ,雌鱼与雄鱼的区别更为明显,雄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出现若干白色烂状小突起,称为“追星”。生殖季节过后追星则自选消失。雄鱼生殖孔小而下凹,用手轻压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生殖孔稍宽而扁平,微有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泄出;锦鲤繁殖时,雌雄亲鱼数量搭配适当与否,与卵子受精率高低关系极大。为了保证精子数量充足,提高  卵子的受精率,雌鱼与雄鱼搭配比例是1:3(1发声雌鱼与3尾雄鱼组成一组或1:2或2:3效果较好。若雄鱼数量少,采用雌雄鱼搭配比例1:1  的方法也可。2-3龄雌锦鲤的生殖腺刚发育成熟,生殖机能不旺盛,因而怀卵量少,卵烂亦小,孵化出的仔鱼容易发育不良,一般都不选作亲鱼。适龄繁殖的亲鱼。适龄繁殖的雌鱼一般在4-10龄;而雄鱼也要在3-5龄以上,这样的亲鱼,体质健壮,生殖腺饱满,卵子和精子的活力强,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高,用作亲鱼最为理想。  
    
  (三)产卵池的准备  采用水泥鱼池作产卵池,鱼池面积是4米x4米的方形池或4米x5米的长方形池较为适宜。鱼池不宜过大,过大不便管理,过小又影响亲鱼的产卵活动,水深30-40厘米,以含氧量充足,水质清洁、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7.2-7.4)微大性,硬度低的水质为好。
    
  (四)鱼巢  鱼巢是用来附着鱼卵的,产卵之前要将鱼巢准备好。一般以狐尾藻、棕树皮、柳树须根(要经多次煮过)等作鱼巢较好,把它扎成小束,即可使用。
    
  (五)产卵  在北方地区,4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锦鲤产卵的季节,当水温上升至16-18摄氏度时,就可将亲鱼移入产卵池,发现亲鱼有急促追逐现象时,即可旋转鱼巢于产卵池内,当水温上升到20摄氏度时,即可大量产卵,产卵的时间是在黎明4时左右开始直到上午10时或中午为止。如果天气发生突然变化,水温急剧下降时,则会中断产卵。一般1尾30-40厘米长的锦鲤产卵量为20-40万粒,还有的在产卵约1个月以后,会再产出前次未产尽的余卵。其卵与金鱼的卵一样,也是体外受精,属粘性卵。卵烂的大小  ,因母体大小和年龄的不同而异,母体大,卵径也大;反之,则卵粒也小,其卵径一般2.1-2.6毫米  ,受精卵吸水后,卵径要比未受精卵大些。将已布满附着卵的鱼巢,从产卵池内取出后,在5-7%的食盐溶液中浸5分钟,或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溶液中浸10-15分钟。或3ppm的甲基蓝溶液中浸15分钟,进行消毒,而后再移入孵化池中孵化。用这些药物放,对预防水霉病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六)孵化  首先要准备孵化池,用3米x3米面积,水深30厘米的水泥池。孵化池的水温要与产卵池水温相同,水温低于或高于产卵池水温5摄氏度时,  会降低孵化率,水温差再加大会使卵死亡。其孵化期的长短与水温高低有关,孵化池水浊20摄氏度时,约经4天即可孵化出仔鱼,水温愈高,所需孵化时间则愈短,反之,孵化时间则长,一般说在水温18摄氏度左右时经4-5天即可  仔鱼;在20-22摄氏度时,经3-4天可  仔鱼;到25摄氏度时,经3天即可仔鱼。孵出的仔鱼,不食不动,依靠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维持鱼体生存需要的能量。用鱼体上的附着器官吸附在鱼巢上,当卵黄囊内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完毕时,仔鱼开始游动觅食,这时可开始投喂饵料,饵料的种类及喂养的方法与喂养金鱼仔鱼的方法相同。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流水孵化法,此法要注意流速的大小,开始水流可以大些,将附着鱼卵的鱼巢移入置于流水中的小网眼的孵化网箱内,流水中掌握量较高,有利于鱼卵的孵化,当鱼苗孵出后要减小流速,或置于静水网箱中继续发育。否则会冲伤仔鱼,或因仔鱼游动量大而水泵体力对发育不利。
    
二、人工授精  
    
  培育锦鲤新品种,用自然杂交法有某些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其操作过程与金鱼人工法基本一致,只不过锦鲤个体较大,作人工授精时,要将亲鱼鱼体握于手中,握的方法是左手握住鱼尾柄,右手握在鱼的头下背脊处,腹部朝上成45度角,轻轻擦干体表,然后轻压雌鱼腹部,使卵子流入干燥的脸  。同时将雄鱼精液挤于其上,用消毒的羽毛轻轻搅拌,使之受精,隔2-3分钟后,即将受精卵均匀地倾入预先置于浅水脸盆中的鱼巢上。静置10多分钟,待卵粘固后,用清水洗去精液,即可进行孵化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08689498901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