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陶瓷鉴定方法哪位了解?



				
				
泡椒苹果
53858 次浏览 2024-06-25 提问
83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7 08:34:33 回答

一、制作工艺上,唐代工匠制作唐三彩陶瓷马需要很多步骤,先陶泥做成一完整器形,然后做陶花,然后陶花成型,一匹陶马被分成头颈、躯干、腿和尾巴等    部分,分开制成陶花,然后陶泥填入陶花,挤压结实后取出粘结塑形。从陶马的腹腔孔向里面看,能看到清晰的粘连痕迹,胎体也非常结实。而如今的    赝品胎体都比较轻薄,内壁也没有粘连痕迹,比较平滑。    
  二、唐三彩陶瓷马真品使用的原材是北方次生高岭土,经过多道严格的筛选制成陶泥,此外唐三彩器在地下埋藏一千多年,胎体表面会出现粉化剥蚀现象,胎    体为白色且白度不高,白色中还微微泛着红色。而是用现代瓷土制成的唐三彩仿品,使用机器加工的胎体洁白,棱角分明,最终的是其没有时间堆积形    成的粉化剥蚀现象。    
  三、唐三彩陶瓷马马真品头部比较小,两眼上的眉骨粗大而隆起,颈部上细下粗,其背部、肚子、臀部圆润肥硕,且收得很紧,腿部上端粗短,下部细长,看    上去矫健有神。现代仿制品看上去非常逼真,但是其头部较大,身体骨骼线条不够清晰,肚子肥硕松弛,看上去没有矫健之感。    
  四、唐三彩陶瓷马真品釉色沉稳厚润,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后,其表面多有开片,开片纹理细,像是形成在釉下。仿制品釉层稀薄,有名啊颜色光亮刺眼,    偶有开片者,开片纹理也是又深又长。

2024-06-27 08:34:33 回答

唐三彩瓷器鉴定方法,  唐三彩的胎,其胎土颇为细致,一般都以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无论胎来自洛阳、长安,还是扬州及其他地区,必定吸水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唐三彩的坯胎在经过llOO℃高温烧成后,胎质结实,比一般陶器质地致密。在唐三彩中,有一类称为“悬坑”的,价位高昂,其色彩鲜艳明亮,没有丝毫的损坏和出土物的泥斑锈蚀。这是出自较大的墓穴中的石台上,没有直接与墓道中的泥土接触,犹如悬在空中,不受土蚀,彩釉光洁,故日“悬坑”。在鉴定“悬坑”时,极容易走眼,视为新作。所以,还是要从形象和胎釉诸方面综合加以考察,既不能因其“新”而轻日其伪,也不要因其“旧”而轻断其真。
     绚丽夺目的唐三彩,完全出土于墓葬之中,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至20世纪初才被人们逐渐认识。清末之前无人问津,当然更没有仿制品。许多挖掘唐墓的人将金、银、玉器等古物搜罗一空之后,把唐三彩留在墓穴之中或者砸个粉碎。民国初年著名的金石学家罗振玉、王国维两位先生对出土的唐三彩产生极大的兴趣,向世人昭示了唐三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恢复了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应有的地位。至此,唐三彩才被一些独具慧眼的收藏家们所欣赏,其声名、价格与日俱增。民国以后出土的唐三彩精品,大多为域外收藏家买走。
     目前在国际中国艺术品的拍卖市场上,唐三彩的价格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  1989年12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一匹“悬坑”的蓝釉唐三彩马,以374万英镑的成交价格,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最高价。
     真品唐三彩的胎质绝大多数都十分坚硬,扣之发声闷,没有清越的金属般的声音。尽管河南巩县生产唐三彩使用了高岭土,即瓷土,但由于烧制时的温度不够,还成不了瓷胎。当然,真品中胎子由于生产的地点、胎土的质地不一样,形成了河南洛阳、巩县唐三彩胎子的坚硬洁白、白中闪黄,西安、铜川唐三彩的胎子白中泛红、白中闪灰,质地虽不如巩县胎质坚,但也很难用手抠动,扬州唐三彩胎有红、白、淡黄三种,酥松而软。
     仿制唐三彩以民国初年最精,20世纪50年代次之,近年为下。民国初仿品可谓精心仿造,他们从西安、洛阳运来古墓中的黄土,再从唐三彩的产地运来专烧三彩的黏土,以真品为样板,摹制陶胎,入小窑焙烧,然后用墓土包裹摩擦,还要用龙须草熬水涮洗浸泡,反复多次,就成了高质量仿制的唐三彩。
     近年来河南等地多有私人窑场作坊,大量生产“唐三彩”,粗制滥造,恣意所为,毫无依据。其胎质要么温度过高,胎土完全瓷化,扣之声响清脆,成了瓷器;要么温度过低,或根本不经火烧,翻模之后上釉烧烤,胎子酥松且软,稍一用力即碎。从断面上可以看出胎中有极多的杂质和颗粒,其制作多翻模注浆成型,所以器型较厚,器物的内壁光滑,无拼模的接痕。真品的上釉采用刷釉工艺,釉面的色彩交融流淌自然,光彩平和柔净,脱尽火气,釉面细审之,有细小的蝉翼纹片,而仿品上彩则用喷釉技术,釉面上交界处生硬不自然,色彩过分亮丽,光泽强烈,釉面的裂纹粗而稀。在造型上真品古朴典雅,庄重丰满,仿品姿态拘泥,缺少灵气。

2024-06-27 08:34:33 回答

从三个方面去鉴定:
1.器形——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年代因文化不同,各有差异。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器形,所以,我们可以先从器形上初步判断您手中的东西是符合那个年代的东西。(器形越稀少或者难度越高,其价值就越高,使之价格也就越高)
2.釉色——由于工艺技术的演变以及完善,不同时期生产的陶瓷工艺技术也不同。而且有些烧炼技术因战争原因,早已经失传。所以,也可以从釉色来分辨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独有的工艺。(比如:宋代五大名窑,各有特色,很容易区别。)(釉色的好坏,代表其工艺价值!我们藏品为什么价值这么高?其工艺价值是占很重要的比例。)
3.胎底——我们都知道,判断一个藏品到不到代?是官窑还是民窑?是官仿官亦是民仿官?或者是后仿?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胎上看出来!其原理很简单,因为每个年代的铸烧技巧,材料,工艺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胎底上分辨东西是什么年代。(藏品到底值不值钱?说到底最重要的是年代对不对!年代不对,那么其价值就差十万八千里。因此,断代很重要!)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4459085464478 秒